IMG_6592

一本談的有點廣的書,許多知易行難的道理,引用了許多書的觀念,再加以內化解讀的一本書。其實許多內容是老生常談,但越是簡單的道理,也往往越難以實踐。會讀這本書,純粹是緣分,剛好在圖書館的還書待上架區中看到這本,又剛好聽過這位作者的大名,但沒特別看過他的專欄就是了,快速翻了一下就決定借回來讀讀,簡單做些摘要紀錄。

普通人和高手的思維差異:(P12)

  • 高手能夠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,而普通人處處使用簡單的形象思維。
  • 高手探索未知,而普通人恐懼未知。
  • 高手能從長遠打算,而普通人缺乏自控力。
  • 高手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,而普通人認為別人應該跟自己一樣。
  • 高手擁抱改變,而普通人拒絕改變。
  • 高手跟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,而普通人只跟本階層的人交往。
  • 高手愛談論想法,而普通人愛談論人和東西。
  • 高手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,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。
  • 高手注重效率,而普通人強調公平。

「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,就是看你能不能在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,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。」~ 費茲傑羅 (P41)

節省思維 (P145):主動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,專注於已有的資源開發新用途,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絕境。關鍵是從已有的資源發揮出創造性的價值,一個最普遍的創造方法就是「想法的連結」,把一個遙遠的想法和你手裡的東西連結再一起,提供一個新思路。

亞當斯:如果你想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,大概有兩個選擇。(P162)

  1. 把自己的某項技能練到全世界最好。這非常困難,極少數人能做到。
  2. 可以選擇兩項技能,把每一項技能都練到全世界前25%的水準,這就比較容易

海豹指揮官的自律風範:(P165)

  1. 自律 = 自由: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,就非得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。所謂真正的自由,也就是財務自由、時間自由、免於疾病和貧窮的自由,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,你必須自律才行。
  2. 極端的所有權:你要對你的世界有極端的所有權,任何事情負責到底。
  3. 謙卑:從第三方視角,旁觀自己。開放的頭腦,時時學習。

學徒精神:(P173)

  1. 把自己和一個高手連接再一起,你可以從內部了解第一手的經驗。
  2. 「畫布策略」的關鍵是在工作上給人幫助、給人鋪路、讓別人能把事情做得更漂亮。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,給別人做更多的事。
  3. 幫助別人就是影響別人,如果你能幫很多人,你本身就是高手,你的影響力就很大,你就能做更大的事,這大概也是氣度的力量。

斯多葛控制二分法(P187):我們應該區分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東西,接受那些不能控制的,把注意力集中在能控制的東西上,並且有勇氣去控制。

忽略雜訊,見微知著:(P208)

  1. 我們應該只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度,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放鬆敏感度。要避免「過度擬合」,就得「難得糊塗」。
  2. 「偉大的頭腦談論想法,中等的頭腦談論事件,弱小的頭腦談論人。」有本小書 <The Top 10 Distinctions Between Millionaires and the Middle Class>,書裡對這句話的解讀,說這三種人其實就是讓事情發生的人、看著事情發生的人、和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的人。

道歉三部曲:(P221)

  1. 明確動機:不是為了贏回別人的信任,而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。
  2. 學到東西:態度有問題就解決態度問題,能力有問題就解決能力問題。
  3. 提出道歉:說明你的錯誤,也說明你的改變,但把是否原諒的決定權留給對方。

平庸公司的厚黑學 (P232):

  1. 見好就收。愚蠢的作法在短期往往是有好處的,好處一出來,先拿功勞走人。
  2. 少下功夫做事,多下工夫做PPT。
  3. 愚蠢化,恰恰是效率的保障。直到遇到危機為止。

技能水準的成長類型 (P248):

  1. 對數增長:初期的進步非常快,到後來則越來越慢。例如體育運動、學習外語。
  2. 指數增長:從開始做這件事很長一段時間內,幾乎沒有能讓外人看出的進步。一直到某個時候,就好像突破了一個障礙,越增長越快。例如:摩爾定律、個人財富的增加、部落格點擊率的增加。背後的原理事正回饋。
  3. 想要從對數增長的詛咒裡突破出來,你必須學會主動脫離自己的舒適區。
  4. 選擇任何技能之前,應該先考慮好它的增長模式,以及你是否能承受這個模式。
  5. 當你進展慢或快的時候,你應該知道這與你個人其實沒有太大關係,和外部環境也沒有太大關係,純粹是由這個事業的自身規律所決定。

科學決策四步驟:(P270)

  1. 看自己有哪些選項:除了現有選項外,盡可能擴充你的選項,增加選項的最簡單方法,就是看別人是怎麼做的(借鑒他人的好想法)。
  2. 評估每個選項的優劣:用現實檢驗你的觀點,避免先入為主,可向很多人尋求意見。
  3. 從這些選項中選擇一個:從長遠考慮。
  4.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要有一定的準備:為決策錯誤做好準備。停損點概念。

37%法則:(P299)

  1. 案例1 - 買房:把期限設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只看不買,記住這個階段內看過最滿意的房子,等到過了設定期限的37%後,就進入第二階段,從這天開使,一旦遇到比第一階段那個最好的房子還要好,或是與它類似的房子,就要毫不猶豫地買下來。
  2. 案例2 - 找結婚對象:一個女孩子從18歲開始找對象,設定目標是40歲前結婚。則兩個階段的分割點是26.1歲。26.1歲前是觀察期,指交往不結婚,並記住最喜歡的那一個;26.1歲之後是決策期,一旦找到比那個人還要好或差不多的人,就應該馬上和他結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